分類: 大地行者

大地行者 3月14 日 情意攀樹 @ 鹽田梓 0945

九點醒,九點二十出車,九點九到西貢。十點上船。今日大地行者情意攀樹。

在船上,有一個課前任務係找出一首你很喜歡的歌詞,我在船上看見大家都在準備,忽然看見隔離阿根正在寫房東的貓的《美好事物》,於是勾起了我在北京的回憶,然後就決定了,我寫房東的貓的《往往》。

又來到簡樸居了!

今日海鳥帶,一開始簡單介紹同熱身,分左幾part 比我地試。例如攀樹、踩獨木橋、人造轎等。我一去就去左攀樹,原來係用繩自己吊自己上去,有點攰,但可接受。

利用手拉和腳踩,慢慢逐下逐下升自己上去

 上到樹頂的感覺很奇妙,有點累,但又很舒服。

  之後我地幾人爬上一棵老樹,本身都有D驚會跌會受傷,但最後原來這樹可容納很多人在上面,海鳥更拎了長剪去幫佢修枝😃

  食完飯後,有一段小休時間,我更特地同島仔爬上剛才的榭,晀望修枝後的風景!

  下午,落去了樓下創建之路攀樹,是一棵大樟樹。有四條繩比四個人同時攀,又有「情意升降機」,又有難度極高的「繩梯」。

 當大家在排隊上樹時,有兩條很好玩的韆鞦供我們fing 黎fing去😂

  大約四點夠鐘,活動完結,很遺憾在debriefing 時,得知原來剛才鹽田仔村長黎過,佢話原來我地下午攀的大樟樹對邨民有特別意義,有人投訴,加上公眾地方我地有少少阻路,所以今次應該係最後一次爬這棵樹,村長話本已知我地搞爬樹活動,但唔知原來係E棵大樟樹,結論就係以後爬返今朝爬既樹,樓下這大樟樹唔好爬。

  儘管不知者不罪,但這也讓我明白這樹是邨的「風水樹」,即使我地唔係破壞佢,而係同佢玩,與大自然共樂,但邨民的心卻不是這樣看,明白的,也只好尊重。所以很遺憾地應該是沒有機會再一次在這裡這棵樹搞攀樹活動了😥。

  海鳥為今天作了一首詩,在此一記:

情意攀樹三月天

一步一步攀樹顛

樹上知己成生趣

樹下手足一條心

願君珍惜好年華

愛在瘟疫曼延時

  最後清水補充,今天正是三月尾課堂情意溝通法的活生生例子,我們要認真看待自己的感覺,需要捕捉,需要說出來。

  我地四點五十五分走,五點三上船,離開時心裡百味雜陳,一時又覺得今天很難得,一時又很可惜今天只有一次,真的要活在當下。

大地行者 3月12 日 山野安全與應變處理 @ 兆基書院 1900

  今日同老闆請左早走假,六點四離開,七點到兆基書院。

  有一個Pre-Google form要先做左佢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1lDa6Vzdze-FXyA5me_U8JNeO3NSw17A_k_J-WnH4iU/edit?chromeless=1

  我今日一邊返工,一邊上教育局網頁search key word 做左佢😂真正deadline fighter。

  比我發現了有「新同學」😂原來sandy 今日黎sit 堂,唔知佢會唔會玩大地行者呢~

  今日課程由浮雲同天鳥帶領。

  一開始,由浮雲講PPT,為大定講解野外急救。佢首先問了在庭有沒有人曾有急救經驗,我當然有,想起以前試過做救生員救一個係廁所仆到流晒鼻血既阿伯。有幾個人分享了他們的急救經驗,比如雨點係做老人院社工,有急救經驗。辣椒籽係做護士,返工自然見唔少,但她有分享有次行蚺蛇尖見過有人疑似骨折,當刻做唔到D咩。至於島仔,佢試過有次帶outward bound 時,有小朋友上岸獨木舟反左,成隻腳比蠔殼界損晒。

WMAI-野外急救工作坊

  之後亦有一D冷知識,比如每上升1000米,溫度就大約降低6.5度,而windchill 又會減兩度,落雨又減兩度,身體其實要做好保溫。浮雲分享,佢係一次帶小朋友行山時,遇到打石湖,仲有閃電,如果行出去有可能會環境好差又好狼狽,而附近有一個山洞,入去又可能會引雷發生意外,經過多重考慮下,決定去山洞避一避先,佢同小朋友講,我地岩岩經過山洞,我地睇睇天空會發生咩事,睇完再走。(冷知識:浮雲分享世上最遠的落雷有600公里,差不多舊雲係上海,雷劈左落香港咁遠)(冷冷知識:我上網搵,原來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近日公布全世界最長紀錄的閃電,是2018年10月31日在巴西南部被觀測到,長達709公里。)

  之後,浮雲帶領大家進行實習,兩人一組同性別,然後一個扮傷者,一個扮救護員,我同小狗一組,我係救護員,傷者扮演手指受傷,於是我到場處理,現場環境安全😂關心傷者,同佢傾計,處理傷患,根據「加一定律」,我問他有沒有其他地方唔舒服,佢話無。附上泥土同無殼蝸牛的表現🤣十分投入。

  之後浮雲邀請了島仔出去做多一單Case,講解如果係佢,佢會點做。有D心得我覺得幾有用,包括「要預左有事發生,無事發生要感恩」,以及處理小朋友傷者時,可以同佢一齊念句咒語,「無事無事無事既」。

  之後到天鳥帶領,他講到要「制變」,將價值觀轉化,比如將「玩水」變成「親水」,將「征服庭山」變成「征服自己」。

  天鳥亦有講到一些點穴技巧,以前都有聽聞,但無認真研究,今天試試,印象最深刻的是少商穴,真的幾痛下。(同時又拎我諗起耳仔下面個穴位,都係咁痛😂)

AFA_Basic_2006-1

  同時天鳥亦分享了「肺大胃脾心小腸」,上網一搜尋,有很豐富的資訊,全句是:

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續

手陰臟手陽手頭,足陰足腹陽頭足。

  固中學問,我又覺得幾有趣的,不坊看看《經絡循行順序記憶法

  去到最後天鳥介紹了順勢療法,還有花藥同膠性銀。我抱住「寧可信其有」的心態去聽,但畢竟我的科學知識告訴我順勢療法並不科學,所以我在此不贅。

  反而有趣的是,稍後在群組內有人分享了一本書「水知道答案」,大致就是你每天讚一盤水同每天鬧一盤水,係會影響其晶體結構,有點類似在南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有一些原住民,用一種十分獨特的方式,來砍伐原木。假如樹木大到不能以斧頭砍倒,他們會以吼叫的方式砍樹。帶有特殊能力的樵夫們,就在天剛亮時,爬上一棵樹,突然間大聲對它尖叫。他們一直這樣,持續三十天,直到樹死了並倒下。這個理論是,用大聲叫喴的方式殺死樹靈。根據村民的說法,這招總是奏效!

  最後在總結時,都有幾點我覺得是很值得分享的,比如帶活動時的「洋蔥式衣著」,浮雲說他不習慣帶太陽眼鏡,因為會阻礙佢同參加者的眼神交流,萬一遇到山火,亦會比小朋友練習打999(題外話,香港係無天然生火的,即不像贊比亞的樹林因過熱過乾而自己著火),最後,係心態既調節,比如改變對壞天氣的印象,天氣本來就無好壞之分,只有相對的好壞,你唔鐘意落雨,但在乾旱地區的人卻不是這樣想,所以帶領自然活動時,落雨都係好天氣,可以感受不一樣的旅程。當然也要注意身體質素,就算係雨天都不應淋住雨活動,晴天也要搵陰位活動。

  一句總結今天的學習:

When the bird and the book disagree, always believe the bird.

大地行者 3月6 日 自然工藝 之 椰殼碗製作 @ 南涌 1400

今日我在生活行者有活動,有一場關於科技的線上直播,作為電腦人的我自然要去,所以魚與熊掌😣撞了無計。

我事後去簡樸居做義工時,曾同澤山講起,他說隨時帶一個椰青來,可教我整😆可惜我一直沒有緣份去學。

但是事後收到分享的冷知識,原來椰皇椰清椰子係咁樣分辨的🤩:

由於上面段片係來自於壹傳媒的果籽 ,所以現在已看不到,我在網上找了以下的片段,一方面介紹了椰皇椰清椰子的分別,同時亦保留上面的片段,好記住這段香港的歷史。

大地行者 2月26 日 實習活動的籌備與須知 @ 兆基書院 1900

  今日是理論課,話咁快已經係課程既一半,又重新打散大家重新分了組,為實習作準備。有兩位新同學,叫小狗同空氣,他們是在簡樸居工作的實習生,之前有和大家一齊參與簡樸生活體驗營。

  一開始玩遊戲,不出聲按大家的生日日期排順序,我聽聞在簡樸生活體驗營已有玩過,作分組分工之用。今次也是,最後我、冬菇仔、一念晨曦、日光、島仔、花,被分成春組,因為我們的生日是最前六位(雖然我已是5月😂)

  分左組後,我地先分享返上星期的簡樸生活體驗營做了甚麼,由有去的分享給無去的人知。我得知佢地係春組,幫手鏟後山,做裝飾,佢地訓地下被野咬,阿花都被咬得好勁😥,甚至乎今天小恆星都有比藥佢搽。

  之後,天鳥派了一張九宮格,帶領大家去準備實習。亦同時為大家分了組和定了實習時間,我是3月28號與冬菇仔和一念晨曦一組。

  今天天鳥講了很多金句😂多不勝數,比如有次佢話自己曾做數學老師,所以教學生做數時會話「不在乎計岩計錯,只在乎曾經計過」。

  同時亦引用了詩經的「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雖不能至 心嚮往之」,至於E句點解,還是看網絡上的解釋吧😂應該是「聖人有高尚德行而令人仰慕,又有光明正大的行為,可作為人們行為的準則。雖然我不能達到這種程度,可是心裏却一直嚮往著。」。

  最後也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是一世的功課」,以及「好的問題勝過千過答案」,這些都是老掉牙卻又千古不變的硬道理❗

大地行者 2月20-21 日 自然.靈修.簡樸生活體驗營 @ 鹽田梓 1430

  其實我今天本是要去大地行者在鹽田梓的露營,但無奈種種限制下我被迫取消,感受到很深的無奈感。又調轉頭諗,如果無發生咁多事,我又點會報大地行者?但是,好肯定這是我人生中其中一次令我後悔和無奈的事,我損失的並不單單是一次露營的機會,而係一個和大地行者們寶貴難忘的回憶。但回頭想想,今天我何嘗不是又和生活行者們和Mani 雄仔阿嬸陸爸們建立了一個特別的回憶? 人生就是這樣。

大地行者 2月5 日 三三修煉法之活動設計和帶領的心法和技法 @ 兆基書院 1900

  今日上海鳥和澤山的三三修煉法。今天有兩小時,前一半先由海鳥帶,後一半由澤山帶。

  海鳥簡介了自己的過去,由於上次的「生命對談」中已經提過,所以都係簡介佢由失戀到參加大地行者結識了現任老婆,再成為了幼師,再教自校,又因錢既問題要出去闖,做過保險,最後亦開了園藝公司,至今打算移民澳洲。而今次他就起過的屋就分享多了比我地知。佢試過起草屋,一覺醒來,成個屋頂吹走左。佢又試過起木屋,叫「海鳥居」。佢又試過起磚屋,就係現今居住的「黃金屋」。佢亦分享了以前好鐘意揸電單車同單車,而佢同佢老婆茉莉係大地行者時相識的,後來更舉辦了環保婚禮,實實在在地影響了野人。

  海鳥以一邊互動一邊派禮物的方式,說出三三修練法的主旨在於底線要清晣,第一個「三」,分別為「對象」、「環境」同「課程設計」,而這些都分別有「技法」和「心法」。他為我們分成四組,每組會獲派一張預先準備好的卡紙,上面有不同的情境,針對「對象」、「環境」同「課程設計」,比如小學生和成年人在設計上的分別,夜探濕地的課程設計,等等。當中我聽到有不同的教學介紹,很有趣,比如可以玩「諾亞方舟」,或者可以玩「赤腳踩濕地」、「夜行生物觀察」、「畫畫」、「如果濕地不再濕」、「濕地的日與夜」等等,都是一些很有意思的小活動。

  以海鳥的性格,會overrun 是常識吧,所以當澤山接棒時,已無時間作自我介紹。他先引入,他將會帶領我們玩一個遊戲,希望大家仔細觀察他的教學。

  澤山將大家分成四組,用問題引入,「今天去大埔滘知唔知會見到咩生物呢?」,引起大家思考,令人期待。之後解說活動,手上有四張相片,是大埔滘會出現的動物,現分大家為四組,比十分鐘大家準備,之後集合大家,各組輪流不出聲模仿,比大家估。最後作出總結,原來四張相都是澤山親自去大埔滘拍攝的,所以現玩完熱身遊戲,大家就準備出發去夜行大埔滘了!

  澤山有經驗,也有教學底子,所以很順利。澤山亦順帶提到,當時他是因為兒子就讀自然學校,所以參加大地行者,而當時他未轉食素的。有次活動,他午餐點了叉燒飯,而他觀察到當時的海星(現在的天烏)自己帶飯,由此他就開始幻想自己會變成如何的人。

  最估唔到係落堂後阿根捉住我傾讀社工Master 既事,最後變左最遲出課室,落到樓下係車旁又傾左大約十分鐘,內容不外乎讀唔讀好,雖然我知自己最後都未必讀到,但同佢傾計重燃起我舊年六月既心,有點溫暖,有點唏噓。緊接著送走左阿根,我正戴上頭盔,天鳥就過左黎,即刻除返頭盔。言談之間得知天鳥都有揸電單車,04年有牌,揸下唔揸,最近一年又揸返,係西貢代步,係電動電單車,換算返大約150cc 左右。然後原來我隔離果部黃色5.5噸貨車係海鳥的,海鳥的故事很長,但此刻知道佢係園藝公司老闆,判頭黎。我大致簡介左自己IT老師background,想讀社工搵左雨點傾,輾轉阿根過左就黎問侯我,又講埋我點解要轉行,順便提下聽日要幫野人手搞年宵。

  忽然有感,阿根講起出面大學比不上大地行者,我指出其實係因為傳統大學(even Stanford Harvard )都需要量化比Grade,而大地行者不需要,當有量化和無量化比較,人性自會覺得無量化較好,因為人始終是感性的。而大地行者只是一個平台比一班相似理念的人互相認識,講白左,走晒堂都「畢到業的」,而大家寫既反思,交左上去都未必會認真睇,講到尾,在大地行者裏反思係為自己而寫,並不是為了「畢業」而寫。

大地行者 1月30 日 大地行者生命對談 @ 太子拳館 1400

  今天兩點去了太子拳館,平時在太子道西花墟位置看到的中式古建築,上2樓。

  如主題所說,這是一場由歷屆大地行者所分享的「生命對談」,自然期待聽到不同的生命故事。

  一開始,由浮雲帶領熱身活動,他如數家珍般將很多植物類和生物類的標本帶來,全放在桌布上。將大家分成兩組,一組觀賞植物,一組觀賞生物,比時間大家欣賞,再選出你最有感覺的自然物,然後分享點解。最厲害之處在於每件物品都有其故事—與浮雲的故事。所以他可以很動聽地將該自然物的故事娓娓道來。 之後再分組,觀賞另一組的標本,再選出最喜愛的,然後分享,完整地完結整個課堂。

  這個活動十分有意思,而且帶得好好,相信任何年紀的人都會enjoy!唯獨事前準備實在太多,而且只能由浮雲帶(畢竟所以物品是他的),即整套教學不能代教,所以教學成本其實很高!感恩可以參與課堂!更甚者,當中運用了很多五感,比如比你摸下該自然物,聽下佢,聞下佢,這是十分欣賞,有時看見別人如何「享受」該自然物,亦會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維,產生「噢!原來可以咁樣做的」的感覺。

  至於我揀了甚麼,其實我連它的名字都不清楚😂只記得植物是紅色一粒粒的類似果實/種子的東西,而生物則揀了羽毛。

熱身活動之後,其時已三點半😂,小休時間,然後就進入今天的主題「生命對談」,聆聽嘉賓的分享。嘉賓分別有小楠、白羊、我愛一棵樹、海鳥、小草、白雲。

小楠分享:

  原來小楠同野人阿牛係同屆大地行者,亦曾做過自然學校書記,幫手打理校務。從她手裡得到了一張當年的合照,更可以看見野人同阿牛。(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同學聽到野人時都會有見偶像既表情,情況有如我當年年宵回收時第一次見到野人時咁樣😂),小楠亦分享佢當時其實係未夠秤入大地行者班,大約係19歲而當時報讀年齡下限係21歲,最後要申請的。其實好似而家阿羊咁😂當時佢印象深刻的是看見海鳥孭竹筲箕上山執垃圾,經海烏解釋後才知原來是海鳥十分喜歡倩女幽魂這套戲,加上他一向特立獨行,所以便製作此竹筲箕。(我發現應該真係有市場🤣因為淘寶有得買)

白羊分享:

  她讀了大地行者後,去了學蒙特梭利教學,成為了私校老師。佢分享了大地行者的最大得著就係培養自信,我認為這點十分重要,畢竟所有人都是獨特的存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如果無止境地人比人,最後只會迷失,而自信是一個工具,去幫你找到自己的定位,不亢不卑。

  最後她為大家即場唱了一首Sing Peace Around the World,畢竟唱歌是她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之一😂唱歌好聽小朋友會較聽話。

我愛一棵樹分享:

  他先介紹自己的自然名稱,「試想如果世人每人都愛一棵樹,這會多好!」,因此他的自然名稱就是我愛一棵樹。他試過決心找香港最老的一棵樹,初時以為係大埔林村—800年,但其實係志蓮淨園內的一棵羅漢松。該羅漢松是由內地移植過來,至今有2000年歷史(佢咁講我咁聽😅其實我有懷疑但無去考究)。他更分享了在志蓮淨園的一位住持是有德之士,對志蓮淨園的發展貢獻很多,但從不叨光,他的名字也是叫流水,看來是個很常用的自然名呢。至於該千年羅漢松有兩棵樹苗,當年比左海鳥。

海鳥分享: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分享兩棵羅漢松樹苗的故事,因為當年佢由志蓮淨園移植落自家農田時,就是他小女出世之年,所以十分有意義。更加深刻的是,當時海鳥養了兩隻狗,名叫「快快」同「樂樂」,可是就在植樹前不久,竟發現「樂樂」比毒死😣!原來村狗經常會通山跑,當時不知何故唔知食左咩發生咩事,總之兩隻狗出去玩,只有「樂樂」一隻返黎,毒死左。至於「快快」則搵唔到……有說狗有靈性,「快快」是不想死在主人面前,所以自己搵地方處理自己😥最後,海鳥為兩棵羅漢松樹苗改名為「快快」和「樂樂」,以作紀念,而「樂樂」更葬在兩棵羅漢松樹苗之間,希望牠能安息吧。

  另外,海鳥十分喜歡分享他的人生,由失戀到參加大地行者結識了現任老婆,再成為了幼師,再教自校,又因錢既問題要出去闖,做過保險,最後亦開了園藝公司,至今打算移民澳洲,當中變得成熟穩重同包容,在此不贅了。反而,我很想分享他特立獨行的例子,比如有次他和清水老師去鹽田仔,佢竟然捨陸路而游水去碼頭,更差點出意外(最後武士😆),又他曾在香港的荒山野嶺起了不同的家,有木屋,有鐵皮屋,甚至現在在屯門郊地所住的「黃金屋」都是他一手一腳砌成的,真厲害!

小草分享:

  小草任職小學老師,係一份安穩的工作,但佢仍工餘時間積極參加自然協會的活動,她是先參加係教協宣傳的「種子行者」,玩過鐘意再參加「大地行者」,之後基本上時間許可,很多後續活動都有參加,對這裡有很強的sense of belonging。她覺得大地行者為她帶來啟蒙,找到自己。

浮雲分享:

  浮雲的一生尚算中產,但仍有高低起伏,固中的感覺亦只有自己才明白。他住村屋,沙田名校出身,大學畢業後做社工,負責年青人範疇,之後投考了消防幫辦,成功入班。奈何他本身年紀已大(這裡的「大」是指廿到尾),加上他不善背例,最後被踢出班。當時人生頓時迷失了,於是參加了大地行者班,學會了凡事無絕對對錯,最後在一次夜行中與自己對話,找到了方向想開NGO,而他當時想問清水老師,清水老師未等他開口已經答知道了,讓他更肯定自己的方向。至今成為了遊沐的創辦人。

  我覺得他最值得欣賞的是他會把自己患有的ADHD看成是超能力,正因為有ADHD,所以他才會觀察到路邊的「自然寶貝」,儲下儲下先有今天的活動。而當他的ADHD令他難以背例時,他亦會視之為緣份。加上他亦會感恩好彩當年的教育並不太重視SEN學生,否則他一定被重點招呼😂我覺得這種心態很值得我學習,有時差的事情其實都有好既一面,在於你能否觀察到而已,雖然這是Common Sense,但Common Sense is not Common 😏。

  最後,感謝幸運茄子和貝殼為大家寫上的祝福揮春,字很美。

大地行者 1月24 日 流水學習法體驗旅程 @ 鹽田梓 0945

  今日九點半入到西貢,買了廿蚊桔,廿蚊陳福榮,九點九碼頭集合,坐船去鹽田梓。甫上船,鹽田仔碼頭既風笛被圍了,看來是因為防疫需要。

  上到簡樸居,上上面草地,今天的主題是流水學習法,四個階段:

  1. 「喚醒熱忱」
  2. 「集中注意力」
  3. 「直接體驗」
  4. 「分享啟示」

  我地玩了幾個遊戲,仔細體驗一下四個階段。

  由於我地人太多,分成了兩組,我果組一開始跟流水玩,扮動物方舟,我仲記得我扮錯動物,我抽到蜥蝪,但卻扮成了豬,因為我見大家扮豬既都係蹲係地下🤣。Anyway 最後係一個for fun 遊戲。

  之後我地去了平台,玩了扮樹遊戲,有人扮樹根,有人扮樹心,有人扮xylem 木質部,有人扮樹皮,最後有人扮天敵雀仔,每人各司其職角式扮演,大家都很投入。

  之後我地直接係平台上午餐😋仲記得天鳥表演了一個「橙魔術」,佢叫大家估該橙打開橙皮後有幾多舊果肉,然後引起人人估一個數,點知最後天鳥自己都估錯😂講一句「魔術失敗」就了事。可是,他這個魔術卻成功draw 大家attention,所以我覺得今次魔術都幾成功。

  食完午餐,我地去了草地,兩人一組玩了搵樹遊戲,一人蒙眼,另一人帶佢去感受。我地去了鹽田仔舊碼頭,唱歌《Birds of the air》。值得一記的是島仔觸景傷情,這是一個對他很有回憶的地方,畢竟他剛離開了outward bound,而他在鹽田仔帶班的經驗應該不下數十次,加上兩位夥伴麻雀同海風都係到,所以這些都是一些十分珍貴的回憶!

跋:

回應主題,附上自然協會的《流水學習法》簡介

《流水學習法》《Flow learningTM》是美國自然教育家約瑟夫、柯內爾(Joseph Cornell)在領導戶外教學多年後,所歸納創作的一套戶外教育﹑體驗設計理論,我們使用多年,不單用於一天或數天戶外自然體驗活動,亦曾建議老師運用於室內教育當中,一樣有很好的效果。

整個學習法分四個步驟,在每個步驟安排合乎該步驟性質之活動

  • 第一階段:喚醒熱忱
  • 第二階段:集中注意力
  • 第三階段:直接體驗
  • 第四階段:分享啟示

第一階段:喚醒熱忱

學習興趣有賴熱忱,自然體驗旅程開端,人與人或人與自然之間總常是庸庸懶懶的游離狀態,人與人之間的熱忱要喚醒之外,人與自然間的熱忱也該要喚醒,如何把彼此的注意力都集中回來,又如何把彼此的興趣關懷都聚焦凝聚,為整個體驗旅程作一好的開始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第一階段的活動,多是比較活潑﹑熱鬧又易激起人們熱忱的為佳。

第二階段:集中注意力

第一階段的喚醒熱忱被喚醒後,團體中各人均對彼此有初步認識,增強了團體的凝聚力及各人對活動的興趣後,便可進入集中注意力階段,學習接收需要專心,此階段便嘗試讓參加者進入較專注寧靜的氣氛中去,例如使用不同的知覺遊戲,讓身體的不同感官帶領人們從熱忱進入精神的另一層次中。

第三階段:直接體驗

直接體驗是四個階段中,人與自然最緊密溝通的部份。與集中力不同是,這部份的活動讓大家直接與自然交流的力量更強。經過集中注意力部分,人的感官漸次開放,心靈頻度越加敏銳,我們可以在這階段,體驗自我的內在與自然的精神相連結。
整個體驗部分都該是充滿祥和喜悅的。

第四階段:分享啟示

分享啟示部分可安排成員彼此的分享時間,又或是帶領者的深入分享。此時該氣氛進入深刻恬靜中的澎湃喜樂裡去。團體成員之間,因共同經歷了不同自然活動,個別又有不同的體驗經歷,此時如果都把彼此在自然中所感受得著的都分享交流,則彼此經驗不單可相互啟發,整個旅程亦可畫上完美句號。
主持人亦可把握此時各人皆可在更喜悅﹑安祥﹑自在開發狀態下,分享想傳達的訊息,分享方法,可以是說故事(各自然保育家﹑哲人﹑或身邊愛自然的奇人奇事等)﹑頌詩﹑唱歌,人的善良本質在此刻更清晰的呈現,學習﹑吸收能力便更佳。 

大地行者 1月22 日 導師是如何煉成的? ~個人素養 @ 兆基書院 1900

  今日全日在上環tecky 上堂,六點四先走。幸好準時七點到兆基書院(行了西隧😫好貴)

  今天課程的第一句就係「導師是如何煉成的」。要注意的是用了「煉」而非「練」,固中意境是有分別的。

  我們先分組討論,探討老師應該有的特質。最後歸納出以下幾點👇

  1. 愛自然
  2. 自信
  3. 好奇心
  4. 耐性
  5. 同理心
  6. 身教
  7. 敏銳

  這裡的老師是指自然教育導師,所以作為曾教過中學的我,我會覺得這是不同的,起碼在校教師不一定愛自然😂

  之後我地進行了盲行,聽住清水老師的笛聲,然後當笛聲停下時,向最近的人分享。我的分享者是粒粒子,分享的內容是「心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師」,我分享了花仔,畢竟他對我的影響真的很大,無論是知識層面上抑或是人生道理上,他給我的感覺是「既敬且畏的」,而且很感恩跟過佢去玩帆船,這是一個很值得人生,尤其是對中學生來說。

  然後,到粒粒子分享,她分享了她的中學中文老師,同粒粒子本人好似,所以好鍾意佢。粒粒子係台灣人,所以這是她在台灣讀中學時期的回憶。同時她亦分享了她在台灣和香港開素食咖啡店的事,原來素食咖啡店是用素豆奶來沖咖啡的😂智商加一。

  之後,下一個環節係讓我們選擇一樣自然物,看看我們的第一直覺是屬於那一類人。以「金木水火土」作引旨,各有對應的物件和意思。

石頭
燭光
泥土

我當刻在火同泥土之間猶豫了很久,最後決定選擇了泥土,純粹直覺。事後當然知道這是土屬性,代表「信」。我比較欣賞的是清水老師為大家找同類的技巧,比如選擇了泥土的人一齊舉手,這會令大家潛意識找到自己的同類。

最後,引了道德經內的「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來總結,我覺得很有道理,由於一直從事對人的工作,所以我對人的敏感度很高,亦因此我對人性的感受很深(畢竟經歷了很多🤣)然後「知己者,明」,「明」一字我覺得很有意思—「心中有日月」,這正正是知己者的明呀!

跋:

今日打開notebook,看到女友上星期在生活書院為我畫的「回紋保平安」,盡管這是微不足道,但我仍感到有一絲暧意。

大地行者 1月16日 情意自然野餐文化體驗 @ 南涌 1400

  今日一點二開車出門,兩點到南涌強記士多,是我第一次行龍山隧道,我仲因為行左快線而不能轉左落沙頭角,結果入埋長山隧道🤣「好彩準時到,仲有人遲到」

今日既主題係「節氣」。所以我既事前功課就係👇

一.
請根據你的生日日期配對相應節氣(新曆配對今年節氣表便可; e.g 7月3日=夏至),構思野餐食譜,內容包括:【飲品1、小食1、主食*1】

請寫下你的食譜及設計意念✊✨

亦邀請你準備其中一樣食物,當日帶來與大家分享(疫情期間,準備食物時請佩戴口罩,注意衛生與安全😉💕);帶著覺察準備食物,相信你會有不一樣的享受;若無時間/靈感準備著,亦毋須感到有壓力,隨心而行,喜悅更甚👌🏻🌈

根據天文台,我生日既節氣係立夏,而我做左的功課是:

5月15立夏
酸味食物

雞蛋(立夏蛋)
菜乾粥
蕃茄牛肝菌湯 (生津清熱)

最後我準備左車厘子😂無錯,係唔關事的車厘子。

  一開始我地由涼亭入去,沿路搵三種植物,白揪、血桐、埔薑仔

  白揪,又叫Turn in the wind,因為佢有一面係白色的,而且在枝葉上有兩點,叫腺點。有些植物葉柄上長有腺體,放出甜液吸引螞蟻來驅趕其他昆蟲。

  血桐,係一種特別的樹。當血桐的樹幹表面受損時,流出的樹液及髓心週圍經氧化後會轉變成血紅色,狀似流血一樣,故而得名。血桐枝條折斷處汁液初為無色透明  可以看見其髓心週圍和樹皮汁液氧化後的情形,經過氧化後則呈血紅色的汁液彷彿流血似般  「血桐」之名因此而來。

  埔薑仔係一隻係南涌成日見既植物,幾靚。

  之後行到入秘境,好神秘,四處無人,原來南涌被一班有心人租左一大幅田,打算進行「養地」,而今日既南涌祕境就係佢地租左,所以其實係「私人地方」黎😂

  今日主題係野餐,而今日既精髓在於,「甚麼食物是最好味的?」答案是「當你肚餓的時候!」

  因此係野餐之前,我地做左一系列活動,包括圍圈熱身,介紹自己,然後讀書,讀偈,水修行。

  餓一餓大家後之後,我地終於午餐啦!😆大家帶來的食物超級豐富!

  由於今日既主題係節氣,所以亦有不同的介紹。

  其中一個很有特色的食物,係E一個芝麻丸!

  午餐過後,我地分左組,要搵唔同節氣既人,然後分享今日準備左D咩節氣食物同「食與我的關係」,帶出「不時不食」既道理。我的分享:

  「食」和我的關係

  食本身並不會吸引我,生命中有太多比食更重要的事。但我十分享受食私過程,每次食東西時,都覺得自己活著。

  然後就係心曠神怡既午睡,有屍橫遍野既感覺😂!!!

  躺著躺著,看著很美的天!

  下一個活動,我們圍成一圈,聽小恆星分享了《土地從來不屬於》。

歌詞挺有意思的

土地,從來不屬於

不屬於你,不屬於我,不屬於任何人,只是暫時借用 
供養生命所需   

一坵田,八百代主人     
歷代祖先,守護土地
再交付下一代看顧,  
即使擁有     
也只是億萬年生命史     
匆匆一瞬 
 
鳥,飛掠天空、借宿樹梢
魚,悠游海洋溪流,棲息水草
獸,覓食森林原野     
散居山坡、丘陵、平原、海濱
每一片土地的子民     
也都只是暫住者     

請解放我們的腳掌和肌膚 
請敞開我們的鼻息 
請貼近我們的心胸  
直接傾聽土地深處 
最深處     
汨汨流動的訴說   
 
土地,孕育豐饒多樣的 
生命,綿延不息  
任何經濟數字,沒有資格  
估算多少價值與意義  
土地,在大自然的懷抱中   
上天的照拂下    
從來不虧欠、不背棄    
人們,為何一再換來    
粗暴的傷害    

今日活著的我們    
明日即將離去    
何忍放任永無魘足的貪念
吞噬有限的山林溪流綠地
成為不肖的祖先     
如何向子孫交代     
 
人心一旦喪失
土地倫理的尊重
 就會水泥般硬化

 每一片土地的毀棄
 都是萬劫不復的災難   
 將我們快速逼近     
 無處立足的絕境   

 彷如空氣、彷如陽光、彷如四季

 土地,從來不屬於     
 任何人,任何世代  
 誰也沒有權力     
 剝奪下一代的未來

最後最後,我們一日拎到一張祝福,係貝殼練字時寫的,字很美。

  我收到的是這張👇「觀功念恩,以愛為食」

最後,由於今天的主題是節氣,我們可以按自己的生日拎走一張節氣卡。此時我發覺原來我同日光的生日竟然都是同一日,所以真的很有緣份!由於他的女友羚月已拎左一張,所以他讓了「立夏」給我,開心😂

  六點半完結後,進行謝師,感謝美好的一天。之後行入了農場,買了半斤黃薑。去到七點二先係南涌離開。

跋:

今天在群內收到李鳳山師父平甩功的教學,在此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