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2 年 2 月 17 日

20220216 撮記

  九點醒,九點七沖涼,九點十一出門。

  十點開車,十點四到深水埗。十一點整好Quotation。

  落樓買個黃金早餐,直落skip lunch time,拎段時間寫下Blog😁,兩點七叫左黃金冰室外賣茶餐,雞脾薯條。兩點九落去已拎得。今日我病病地,係咁打噴嚏,用左大半卷廁紙😅。好在今日work load 唔多,有自己時間,仲比我睇到this meme😂

  去到四點八,差不多收工,我跟Eric 同Peter 去高登搵阿Bill。 Eric 買左兩隻harddisk,之後返office,五點收工。

  返到去旺角,Christian 打緊機,係度同我糾纏 Work from home 既問題,我同佢嘈交,屌佢何不食肉麋,佢唔夠我講就話我講野大聲😂明明自己仲係邊打機邊同我講野,我唔糾纏,沖涼返房訓陣先。訓到七點三,落樓拎淘寶。洗衣機同枱同老鼠喇叭同CCTV。

  七半落樓,買30 蚊雙餸飯,八點同Kris 開會,八點八食野,九點生活書院Zoom,Christian 叫我分享炸饅頭🤣是次開會既minutes:

21:00-22:30

21:00-21:05 chitchat
21:05-21:35 熱身:興趣 -1 round (每人2min, 可pass, 之後再補) 30min
為甚麼對「食物」感興趣?
你對哪個範疇或面向最感興趣/ 最關注?
分享最近一次你關於食物的深刻經驗 / 反思

21:35-21:40 小結
21:40-22:20 形式想像 -2 round (每人1.5min) 
有甚麼形式想試?最想共學?

22:20-22:30 總結、下一步


形式/共學:
大口:一齊睇書
Bear: 練習手藝,上網跟recipe,都要由自己去試、花時間練技巧 
Crystal: 一樣食物,每人用一種方法去煮,share點解你用這個方法煮。會聽到多點故事,每個屋企整蘿蔔糕的方法都不同。
Kwan: Site visit,荔枝窩,共煮活動;cooking class、食療課程,然後一起創作菜式、食譜。
Michael: Pass
Mani: 一起研究,分析食物的屬性,自己創作,分享自己的食譜,自己有思考的過程。
Sam:餐廳食物的選擇很少,原因是什麼?找食材的供貨來源,trace back來源
Samantha: 一起煮野食;challenge 一起食/不食某食物
Shanshan:食物來源trace back;本地食材有很多,但有幾多餐廳可以用到?自己煮的一餐又可以用到多少?加工食材'
Yilok: 不同人的飲食模式/習慣,請他們來分享,對身心靈有什麼好處;天主教神父推廣素食,喜歡大自然,天主教素食會;明日的餐桌
雞丁:煮的形式,在廚房煮、用cook set煮、BBQ、無煮食用具的方式;可以食的餐具
Sandy: 素食的可能性,不同的食材,如醬汁,有實驗性質

Crystal: 漬物
Michael: 醬汁
Sandy: 回應crystal, 可以打開想像力和交流
Yilok: 食物危機,未來飲食是怎樣的,整未來食物給自己吃
Shanshan: 用食物整茶,開發食材的可能性
Yilok: 飯,英國人是用來整布甸;飲食習慣、用的餐具、table manner,試用不同的方式/餐具食野;湯在不同地方的食用方式
Crystal: 岸本太太?;一樣食物在不同國家是怎樣用、怎樣煮
ShanShan: 試用不同的調味料,如冰糖煮瑞士汁、咖哩,用麵粉蒸肉


---------------
Bear: PASS

Sam: 自己出來住,發現自己不清楚食物,不了解配搭,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去了解世界,也是共同的題目。同一個食物,可能是有機,做出來可以很不同。

ShanShan: 多年前做照顧者,開始煮飯,照顧長期病患,要關顧需要;自己住,沒太多時間自己煮,但參加過食農的活動,疫情也多了時間煮和研究食材。

Yilok:喜歡食野;食物從何而來,怎樣種出來> 飯,食物來源、生產,粟米片是怎樣做出來的;

Samantha:喜歡食野;健康,食療,睇營養標籤入面的碳水化合物的糖,又發現自己蛋白質吃不夠;惜食堂做義工,如何珍惜食物,分配是否平均,要花幾多時間種出來 >> 珍惜。

Sandy:教學需求,愈做愈感興趣。睇咗日本食蔬菜嘅書,為何季節特別好食,鍛練「感應力」。長時間觀察、敏感

Michael:準備搬出來住;身體差了,發現自己吃完東西會不舒服,聆聽身體的需要;如何處理口腹之慾、emotional eating;強化味覺,敏銳於食物,experience the food;整蛋糕

Mani: 因為近月自己牙齒健康出現狀況,導致自己開始反省飲食習慣,會思考自己放食物入口對身體產生的影響,不希望有日需要再面對訓上手術燈下的體驗。現在自己正學習從食物的屬性,期望為未來的身體有貢獻。

雞丁:健康;不同的飲食法想聽多D;煮素食/keto,用咩食材;炸饅頭,enjoy

大口:中學整甜品,食物是一個媒介,同人溝通;但有時間的規限就會不夠享受;想了解食物的故事和由來,了解食材和菜式的故事。最近發現自己食野食得好快,無好好品嚐煮的人的心意。

Crystal: 細個好揀食,大個發現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食物是第一個connection,打開隔膜;同天氣等等有關 ,無論食/ 望住/ 點樣種> 肚 整個過程得意;食物同身體、中醫、養生的角度~~

Kwan: 書院令人深刻的就是食物,食物是人和人/地方的連結,這代人關注健康、來源、煮法,疫情下多了煮食。本地生產食材,用本地食材的食店,來了解他們的理念;養生、文化、藝術、fusion、ASMR;菜價上升,反思批發菜和不同人的選擇,香港蘿蔔,本地菜的market

  見Christian 問起,我都不禁反思,同書院既關係,我覺得E一班人好善良,無咩利益衝突,當拍拖活動同Mani 一齊參加,都幾健康。

  十點七開完Meeting,繼續淘寶開箱,CCTV 廢,老師喇叭OK,洗衣機都OK😄

  十二點半同Christian 睇戲,睇哭聲,韓國片。三點睇完,睇唔明,睇解讀😂四點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