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Vincent LUK

時間真的不夠用

  人,當擁有很多時間的時候,總會把時間浪費掉,而當時間已所剩無幾時,卻會死命榨盡,這就是所謂的deadline figther了😂我自去年的人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直到現在,很多想做的事,都沒做得成,今天仍在死命地準備明天的事🤣。本來打算記錄每一天的成長,卻怎料返工很忙,放工更忙,放假最忙的節奏令到我三月甩晒撮記,然後六月頭,打算為整件法庭事件作一個詳盡的紀錄,由上庭記到求情記,固中的人和事都是可一不可再的,尤其是拎求情信時的種種故事,都令我覺得人性很奇妙,怎會想到幾年無聯絡的人,會由此結緣❓可惜又無時間寫。之後我想寫一篇準備記,畢竟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去做功課,由上網睇戲,再到坊間曾經歷過的手足分享,再到今天的拎物資,每一樣我都覺得值得記錄,偏偏時間不站在我這邊😪

  也許,「時間不夠用」只是世人普遍通用的藉口,本來時間就是上天唯一對大家公平的分配(儘管有一說法住高樓的人,時間過得比地底的人慢一點🤣相對論),我卻覺得時間是真的不夠用,一日24小時,一星期才168小時,一年8760小時,假如我活一百歲,才是876000小時,只要一想想,現今有八十七萬人同時在看某KOL的打機直播,一個人的人生小時總和便消失了😣不禁令我很大壓力。當然,縱向和橫向的時間是不能相比較的,看過《家庭教師HITMAN REBORN!》就知🤣但是我覺得「時間真的不夠用」,是一種成長的動力,正因為「時間不夠用」,我們才需要作出選擇,不論你的選擇為何,正因為「時間不夠用」,你都要盡力活好你當初的選擇,正因為「時間不夠用」,我們才會偶爾會有後悔,後悔當初為何沒善用時間,正因為「時間不夠用」,我們才會珍惜,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眼前人,因為眼前種種都是以前種落的因,是以前的時間導致的。

  最後,今天是2021年的6月30日,我仍然未知今晚會身在何方,儘管「時間不夠用」,但我感恩我已經借來了很多的時間,比想像中多很多了,當然希望可以再多點😆時間用,但其實相差不大,我人生的另一個經歷在等著我,前面的路是如何,無人知,但這不是很有趣嗎😍?

不知歸期的故人

  話說今日講起我拎左三包華爾夫,講起食煙既話題。

  今日陸媽分享了公公原來當年有食水煙的習慣(他們那一輩很興食水煙),又愛飲酒。佢提起公公以前成日醉酒打老婆,又會打舅父姨媽。不過從不打陸媽,因為佢最細。

  之後講到婆婆離開左人世後,公公好傷心。陸媽仲記得每當拜山時,公公都會留到最後,叫大家落去先,因為佢要喊。一個人,一塊碑,公公有好多野想同婆婆講,但可惜婆婆聽唔到😥 我試想像公公的心情,但不敢想像。

  於是話題轉移到陸爸係一個唔飲酒既人,究竟係咪陸媽因為公公,所以會係擇偶上作出判斷?無人知。

  用法律術語來講,明天是我最快有可能還押既日子,所以一整天都是在準備,時間多多都不夠用😮儘管Mani 已經因為處理校慶而OT到夜晚九點,但係可能因為今晚係最後一晚,所以都專登傾個電話,雖然要交代既我都一早交代左😂但我仍然有一搭沒一搭地同佢吹水,而佢雖然好攰卻仍然不斷諗有D咩要明天準備,一時又話銀行授權,一時又話寫信地址😂最後收左線後,我地訊息叫對方早D休息,傾下傾下,feel 到佢可能情緒不寧,佢話佢等緊坐我車,而我本打算同佢講睇晒我個blog就會車佢,點知竟然係我忍唔住,竟然不禁眼淺了。

  人生中實在有太多苦難,而其中一個最令人難受的是離別之苦,苦在無法相見。我很幸運,父母皆健在,仲有氣有力。但仍知終有一天是別離之時,現在,相信只是一個練習而已。

  離別之苦並不重於無法相見,乃重於無法相見的無力感,若然我早有打算出遠門,或是知道終有重逢的一天,這很難有離別之苦的。公公之所以會在婆婆的碑上觸景生情,我之所以會因無法再車女友而熱淚盈眶,全因為那種分別無期的痛苦。公公自然知道與婆婆已經生死相隔,固中之情相信夾雜了不少的悔意,人很奇怪,總會在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然而我卻是被無力感充斥住,完全不知自己的歸期,這種無知無助的感覺令我覺得甚至比知道自己要受幾多更辛苦。我相信我將來仍然會經歷很多離別,只是以往,是別人從我的生命中離去,而今次,我竟成為了那位不知歸期的故人~

芭蕉雨夜的蟬聲 不知歸期的故人

夜夜抒情的晚風 叫醒睡夢的鳶尾

孤悄如你的縈迴 逐年把雲苔剪碎

靜看徬徨的煙霏 像你多變不可追

我是 那遲遲不肯啟航的 

一江水

以為明日扣門而來 是你鎩羽而歸

我是 那遲遲不肯落下的 

一滴淚

任憑眼裡的紅 浸染我全部的卑微

等了幾百個天黑 等到紅牆變成灰

你化作一個稱謂 卻時刻驚惹是非

我是 那遲遲不肯腐朽的 

一寸輝

幻想絕處逢迎細水 長流直至痛醉

我是 那遲遲不肯訣別的 

一隅北

愛盡此處蒼翠 聽山海在耳邊吵嘴

你傾慕山與水 也美不過 我半生無悔

修身齊家 有感

今天在同Mani 上飛鵝山遊車河時,我忽然有感,想到了不久前看過的一篇有關Elon Musk的 新聞,為什麼有錢人會這麼想貢獻社會,而我(很多的認識的人)卻沒有這麼的大愛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我看見Bill Gates 離婚的消息時,我好奇的是他與他老婆所創入的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裡面有很多錢都是用來做善事的。

之後,我認識一個前同事,她的屋企人同李嘉誠有親屬關係,名符其實「打六個電話可以搵到誠哥」,佢分享李嘉誠一家的日常交流,都係傾如何「改善社會」😂 我不禁莞爾一笑,因為這個我想像中的有錢人印象不同,但同時又好合理。

孔子曾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忽然明白所謂格局就是你所身處的位置,所看見的境和所想的事都是按你的位置思考,所以有時在新聞看見了不同的人物在講不同的話,又看見身邊的朋友的經歷,不同時期財富狀態決定了他的言行。甚或我自己也不例外,當我要忙於為五斗米掙扎,又邊有時間關心家國大事?

真的覺得黃子華很「中」!😂

最後,我以上流寄生族的一幕作結

深水埗導賞

  今次要記錄的是深水埗導賞的Script,在Google Map 上竟然搜尋到有連儂牆的起點,有種時空交錯的感覺。

Before
After

心得

  • Gimbal要置中 (用red light mode,唔好成日用手指公郁個mon,客會睇得辛苦)
  • 要望鏡頭(加微笑(就算戴左口罩))
  • N 音 No (鼻音)
  • R音 Rent (翹脷)

Intro:

1️⃣ Confirm customer name

2️⃣ Self intro

3️⃣ Camera reminder

SSP

1️⃣ Ask why join this tour?

2️⃣ Are you have been to Hong Kong? And the first impression of HK

3️⃣ SSP name deep water bay, district for the lower class people

4️⃣ U will not see the sky scrapers

5️⃣ So for today, the tour will last an hour

1st spots – cullinan west

1️⃣ Why so expensive USD800,000 / 200 ft apartment

2️⃣ Why still many buyers

3️⃣ Capital flight

4️⃣ RMB USD HKD

5️⃣ HK Shelter

Chitchat

1️⃣ask how many people are joining this session

2️⃣show the view of the margin area of the district

2nd spots -Fu Cheong Estate

1️⃣ rent USD250 , 3200 months/260 years for USD. 800,000

2️⃣7 years in HK to be the permanent resident and get the HKID card

3️⃣ maximum income limits 11830 (USD1500)

Total net asset limit 257000 (USD 32000)

4️⃣ Wait over 5 years average to get in

5️⃣ Very strict that government can check

Chitchat

1️⃣HK was British colony, has 3 region

2️⃣ opium war

3️⃣ Traffic jam

4️⃣show the Graffiti

3rd spots Tin Hau temple

1️⃣hk doesn’t has any official religion, Mainly Christianity, Catholicism, Buddhism, Taoism

2️⃣Tin Hau is a temple of Taoism, this temple built in 1901

3️⃣ Tin Hau is the goddess of the sea, incharge of the ocean.

4️⃣ In the past, she have the superpower to foresee the weather changing, which is good for fishman.

5️⃣ hK has more than 100 tin hau temple , so spot all the Tin Hau temple in HK, you can find the coastline of the city in the past.

6️⃣Cannot film inside, so we show pictures

7️⃣Incense burner, believers believe that there is an other would after we die. (Show slide)

4th Yat Ping

1️⃣the white building, call Yat Ping

2️⃣ As you can see it is near the temples, so in the past here is nearby the sea.

3️⃣The government develop this area in 1910s, one of the method is reclamation

4️⃣in 1920s whole street are full of 2&3 storeys height

5️⃣ Right now this is the only building that has 2-3storeys left in this street, do you know why❓

6️⃣1950 refugees come to Hong Kong due to Communist

7️⃣1955 gov ammended the law to rebuild the building from 2-3 to 6-7

8️⃣ Therefore the old ones must be built before 1955

9️⃣ Finally, this building is call Yat Ping and it was a company selling photo frames and painting frames which was closed in 2016.

🔟For now there are no plans for this building, but I am afraid in the coming future it will be torn down, so really recommend to come to HK to see this

Chitchat

1️⃣Covid19 vaccine (BioNTech, Sinovac ), variant virus, isolation for 21 days

2️⃣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 Ordinance

3️⃣Restrictions on wearing mask.

4️⃣Later on some of the occupation have to to the covid test compulsory.

5️⃣ The atmosphere of central area of SSP, this is very local and it’s for the lower class.

6️⃣ Some people afraid that the expensive building in the margin will increase the price and the daily cost of the SSP district, which will affect the local grassroots level.

5th wet market

1️⃣the wet market sells daily ingredients

2️⃣we will not go inside the building, but would like to have a glimpse from the entrance

3️⃣sell live chicken and raw meat

4️⃣ until 1940, full of streets vendors

5️⃣ Until 1950, a lot of refugees became street vendors

6️⃣ For those refugees who settled down in Hong Kong, they have capital and skills and develop the light industry of HK

Export toys,watches, clothes, plastic flowers to the world.

7️⃣1970 economic drop down, a lot of employees lost their Jobs and became the street vendors again, government established the first recongnised street vendors area, lady market, selling the lady’s goods.

8️⃣two categories, daily ingredients and goods.

Chitchat

1️⃣Show street vendors

2️⃣show vegetables

3️⃣see the local of HK

6th subdivided flat

1️⃣take photos

2️⃣ Lower class people cannot afford the rent, subdivided flats, for example, 600sq ft divided into 4 subdivided flat which each one is 150sq ft.

3️⃣ although the area is smaller but the rent is still expensive that cost USD650

4️⃣ HK housing burden has been named as the champions of the world for a decade in terms of the property price

5️⃣ people have to save the money of medium salary for 20.8 year without any expenditure including food, drinks travel and social lives

6️⃣And you can see, the second runner up is not even close even 11 years almost 12years are not a short time.

7️⃣the connection of today tour, 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expensive private building? Because of the currency exchange policy that causes a lot of the capital flight happen in HK, then the public housing is  so difficult to get in, and a lot of people have to rent the subdivided flat because of the housing burden. So housing issue is a serious problems in HK.

7th  pawn shop

1️⃣ What is pawn shop? When you are running out of money, you may bring your valuable stuff into the pawn shop to exchange some money. When you have the money back, you can com back to the pawn shop  to get back your valuable stuff, by returning the money with the interest.

2️⃣ usually there are several kinds of valuable stuff, like the watch, the gold, the expensive stuff. In the old days, it is very common for people to exchange the quilt/blanket to the pawn shop. Because summer don’t need it, and no storage to store it and then the winter get it back .

3️⃣Pawn shop sign, in HK, if you see this sign, you know that this is a pawn shop

4️⃣the meaning of the sign, the lower part is a circle, which is a coins, the upper part is an up animal which is up sise down, could you please take a guess of what animal is it?

5️⃣for the bat, it’s pronounciation in Cantonese is Fok, and it is same as the pronounciation of Good fortune, and do you still remember that the bat is up side down❓ Why is it up side down? It doesn’t mean bad fortune, instead when the bat is up sign down, it’s mean the fortune is coming back, because the dou is same meaning as come back in Cantonese.

Sum up

1️⃣Sum up plus questions

2️⃣ Cantonese class

3️⃣ reminder have to wait until I leave the session

4️⃣ Self intro, I’m vincent, thank you very much.

跋:

經過多次的導賞,無論係直落去tecky 定係去court ,我都會好珍惜每次有得導賞的機會,亦會好開心有正評👇。

Hey Vincent, nice work! This is the feedback from the guest:
Vincent was very organized, knowledgeable and engaging! He took the time to get to know us and what was important to us to learn and see. Vincent took his time explaining things to us and making sure we understood. He had a fun personality too! Thank you!

大地行者 5月28 日 課程回顧、感受經驗整理及總結 @ 兆基書院 1900

  今日是最後一堂大地行者課堂了,下次就係畢業日🤗。主要圍住三個部份:「回顧」、「總結」和「前膽」。

「回顧」

先玩熱身遊戲「記憶大風吹」,很好玩和有效,廿幾個人,每人講起碼一次,已經draw 晒大家既回憶出黎!剛剛好我係最後一個輸,要企出黎。然後就順利成章去播片。

「總結」

去到總結,幾人分組,最好是春夏秋冬各一人咁分組,輪流分享這個大地行者對自己的影響和改變。

我在notebook 上寫上:

人與人的相遇,真的很微妙

究竟,是什麼因緣,將我們聚在一起?

我相信

眼下的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

感恩,領悟了

感受自然、活在當下、隨遇而安

我同泥土、燭光、幸運茄子同組,每位既分享都很真誠,我留意到幸運茄子正在準備Logbook,所以看到她畫的佛很美,故想分享。

  最後,昊天分享了他的總結,是一幅畫的初稿,下面是最後版本。大意就是中間的人是自己,周圍的是身邊和自己有共鳴的人,而再外圍就是樹,即大自然,而最外圍則是宇宙。整個意境很宏觀很大。

最後,清水老師分享了「回顧」「感受」「讚賞」「檢建」「其他」五步曲,供我們參考。

「前膽」

最後一部份是有關將來的,凡與將來有關的都是前膽!

最近的將來,一定是指626的畢業禮

然後就是暑假自然協會的幫手

還有進階行者班的參加

加上將來和大陸種子行者的交流

以上種種都是前膽,為大家留一個空間,製造一個緣份

跋:

說來真是經典,本來我在五月頭已收到邀請幫手剪片,本身以為係for 六月尾既畢業禮。點知突然三日前(星期二)我收到通知今日要播片,五月尾我本身已經好多野上身😅臨時有order,唯有硬住頭皮做,很感恩小恆星幫手搵相搵片搵背景音樂,雖然最後段片唔算完美,但如果以兩晚(三、四晚)既時間,計埋我要消化全部既raw material,我又覺得not bad😎

大地行者 5月23 日 天地心意合一~~生態農耕與一堆肥 @ 南涌 1000

  今日九點醒,九點五十分到南涌士多,一泊車就見到空氣,因未食早餐,而很多人又未到,所以食個豆腐花早餐先,隔離客人仲問我好唔好食😂

  食完,仍有很多人未到,我先去會合,看見空氣正在和晨運客傾得好投契,原來因為空氣早到,看到晨運客正在耍功夫,可能因為空氣自己都上過武當山,這才打開了話匣子。晨運客剛才耍的是太祖武術。

,正當我想過去一齊傾時,原來有一班同學已經坐小巴入左去,思前想後,於是我也決定揸車入去。

  直接泊係南涌的活耕養地協會。

  見到珊瑚老師,我地先做一陣平甩功,然後開始上堂,一開始先比我地去摸唔同既泥土。感受一下那一種是新泥,那一種是舊的。

  然後開始理論課,主要都係講講堆肥既bio,堆肥可分成兩大類,分別是好氧堆肥同埋厭氧堆肥,我地今日做既將會是好氧堆肥。又為大家分析肥的指標,包括最基本的水分,碳氮比,還有溫度、PH值、空氣、同埋體積。

   大約十二點四,接下來,為大家分組,執材料,分別是碳,氮,草,我地組係執碳,所以我地負責收集樹枝,留待下午埋肥用。收集完樹枝,大約一點,茄子幫我把脈,話我好大壓力,個心要好用力呼吸。看來我要多注意注意了。

  然後進行午餐,我帶來的西瓜好賣得,未開飯已經比人清左一半🤣當大家食飯時,我幫流水整手機,裝line, payme, Google play , 快帆,turbo YouTube,但係始終華為機,無辦法處理到被封殺的問題。

  之後我地去了堆肥區,看到三星期前前人所做的堆肥,正在發酵所以有溫度,暖暖的(40度)。

  之後事不宜遲,我地即刻去進行我地的堆肥。首先要記住肥只係一堆比例的混合物,碳,豆渣,氮,草(半碳氮),碳,豆渣,氮,草(半碳氮),不斷按這個循環一層一層地鋪上去。

  首先,鋪上第一層,位置範圍要選好,因為之後就係按這形狀去堆肥。

  之後,加上豆渣。

  之後,加上氮,即水浮蓮的根。

  之後,加雜草,因為這一刻它是氮,但當它乾晒分解時,又會變成碳,所以屬於半碳氮。

  之後又再重覆,加上新的碳(樹枝),不斷循環,越堆越高🤩。

  

然後到了差不多成型後,我們便可以將帶來的廚餘作為氮而倒入去。

每人手執一些栗米籽,倒入去。

當不再加材料後,踩平佢同埋淋水。

最後封印佢,等佢內部發酵,化成肥🤗。

勞動過後賞茶,真是一絕😎

  緊接著,由珊瑚老師帶debriefing,讓我們寫出今天的感想和交出一句代表今天的揮春。

  聆聽完大家的分享後,我感到在大自然裡真的很舒服,而且理解到堆肥這種生生不息的學問後,更覺得大自然很神奇。

  之後我們要互抽四字揮春帶回家,我抽到了生生不息,而我寫的「隨遇而安」側被流水抽走了,她更分享初時看上去與今天的主題怪怪的,但係轉眼間又覺得很有感覺,很有隨遇而安的感覺😂

跋:

最後還有人分享了利用寶特瓶做堆肥的教學😍

獄中旅行

  我去過不少的地方旅行,當然有更多的地方未去過,畢竟世界很大😂。曾想過買下一張世界地圖,記錄我去過的地方,可惜家裡無位擺放🤣

  印象中,很小的時候跟媽媽去過一次泰國曼谷旅行(甚麼都不記得,只記得自己回港後在機鐵遺失了係泰國7-11買的超人糖),然後去到中學參加帆船校隊出國比賽的星加波、日本、澳洲、馬來西亞、青島、英國、西班牙。由於家境貧窮,所以我在中學時期的自信源自於去了這麼「多」的地方,直至升上大學,我十分感恩我的媽媽有理財的習慣,儘管沒有供首期的「父幹」,卻有著一筆五位數的錢供我任性地選擇去exchange,加上我的兼職收入和獎學金,我發覺五年的大學生活也去了不少地方,由大一的越南柬埔寨,大三的北歐十二國(英法義德比利時荷蘭愛沙尼亞加北歐五國)和sem 2 的布吉,大四的北京贊比亞、大五的印度烏克蘭西藏和澳門。我有種詭異的感覺,起初,我去了幾個地方,便以為自己知很多,會不經易地流露出自己的自信和優越感,但是,當我去的地方越多,越發覺得世界很大自己很渺小,看清自己的不足,過往的自信反而越來越少,讓我感到「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就算不計一些中小學已忘記地方名的國內「文化之旅」,我仍算得上是「見過世面」。我曾想過,大學畢業後去working holiday,或者去做空少,目的就是去更多的地方,可是,儘管心是嚮往環遊世界,但終究要面對現實,留在香港「搵食」,畢竟老師薪高糧準嘛。
  後來,有一次讀到好青年塗毒室的一個有關旅行的講座,我開始有點體會,其實去未去過既地方,已經可以算是旅行,去過而又想去多次的地方,又可以算是旅行,只要心態調節,甚麼地方,都可以是旅行。以前中學經常有機會深入山中,遊歷山野,當時只覺辛苦,現在回想起,有一班人陪你去一個山旮旯地方,其實難得,要珍惜。 大學時期,為了學做一位文青,了解香港,有幸參與過赤柱大埔香港仔的社區導賞,亦曾為大館和警隊博物館的導賞員,不單只見識上的「闊」提升了,知識上的「深」更為難得,最重要的是認識了很多人和事,得到很多故事。

  當日常的生活可以轉化成旅行的心境,便能夠帶著旅行的眼睛去望事情,甚至在家中都能像去旅行般。今天上了法庭,心裡有個大概,知道最壞打算是如何,本來幾個月的心靈訓練想不到竟如此脆弱,一直以為自己很堅強,很隨遇而安,想不到當在庭上幻想著自己將要入獄的畫面,發覺是很難「隨遇而安」的😂我和Mani傾起,早幾日睇的「尋找圖博之歌」,講起我地當時去西藏並不能遇上真正的西藏人,其實不太算是「去過」西藏,但仍感恩有去過西藏同睇過這影片,是小確幸,順住講落去,我很感恩在疫症前去了這麼多的地方,有些事情,現在不做,將來無機會做,就算現在我有錢,也不能飛,就算飛了,也不能盡興。最後我說,如果夠樂觀,其實去監獄只是去了一場旅行,畢竟,並不是那麼多的人去過,對嗎?

  旅行,只是一種逃離現在,但終究會回來的活動。這樣說的話,我很可能將要去一場不知幾耐才可回家的旅行(美其名是旅行😉)。我不知道將來會變成甚麼,但我只知道,我所經歷的,都能使我成長。

大地行者 5月15 日 黑夜自然靜修體驗 @ 沙田坳 1630

  經過上星期的「教訓 」,我知道今次又有人遲到的,所以時間也預鬆了,在家睇完了《追尋圖博之歌(Tibet in Song)》,很沉重。之後四點四出門搭鐵,四點八到黃大仙集合,和日光說了聲生日快樂,很開心有人同自己同一日生日,一齊活動,感覺很奇妙😆。五點二上小巴,五點四到法藏寺。

  今次係清水老師帶領,上星期小烏龜叫大家不出聲,今次調轉,清水叫大家陣間上山時找三個人傾計,但只準問一條問題。出到山後會分享。我搵了空氣,星塵同流水,空氣分享了佢成個大地行者中最深刻係拜年營。星塵分享了佢對人生的價值觀,而流水則分享佢做老師時的經歷(佢想搵我幫手帶六月既簡樸日營,可惜時間並不站在我這邊😂)。

  六點半上山獅子亭,上到獅子亭,大家小休一會。

  之後我地行去郊遊徑的草地,分享三條問題,而且玩遊戲「蝙蝠與蛾」,大家都很投入,其實心裡都是小朋友😆。

  夜已黑,有很多的馬騮,亦有不同的生物,例如蟬同蟾蜍。

  之後天開始黑,而浮雲師兄此時也出現了。更捉了一隻蟾蜍,放生了牠。

  浮雲亦同時指示大家,這裡是馬騮的家,我們是客人,不要打擾牠們。

  之後我地行到去一個大草地,是今天夜行的起點。我們先在這裡晚餐,要獨食不交談,同黑夜溝通。

  之後我地玩了信任遊戲,兩人一組,除鞋,一人閉眼,而另一人扶住帶他探險,然後交換。我同竹林一組,行了一些奇怪的路,比如落了樓梯,又上了馬路。之後再玩進階版,一人閉眼,而另一人用聲音帶他探險,聲音仲要係自己自然名既聲音,我同竹林利用聲音的頻率高低快慢,讓對方較易知道幾時要be caution。

  遊戲完結後,便是今晚的重頭戲—「夜晚獨行」。我們排成一條直線,順住逐個逐個行步道落山,每次相隔大約一分鐘,直至完全看不見前面的人才下山,要求就是不要出聲,嘗試去同黑夜對話,問一個問題。

  我掛尾二,島仔排最後,所以我地係草地上有充分的時間,有些人躺在草地靜思,有些人在排隊等待,而我則負責拍照,讓我知道我們的地址是在沙田坳燒烤區二號場。

  在等下山的過程,我嘗試感受浮雲當年的感受,他當時正在迷失的時候報讀大地行者(想想我也是呢😅),之後佢就係今日這個夜行活動中與自己對話,找到了方向想開NGO,而他當時想問清水老師,清水老師未等他開口已經答知道了,讓他更肯定自己的方向,至今成為了遊沐的創辦人。至於我,可能時間未到,我仲未有自己的方向,而且我不知道自己會何去何從,我連自己這一年會遇到甚麼事都未知😂試問如何去同大自然對話,連自己的潛意識都答不到自己,可能我遇到的難題連大自然都答不到。

  終於到我下山了,走不夠20秒鐘,我已經見到了前面的人,仲要兩位😂加上月光充足,黑夜獨行之感其實不大。可能是因為我前面兩位的年紀稍大,而我又行得快,加上周遭的樹已被修剪(浮雲話佢以前黎時,樹高到可以遮住月光的,跟現在有分別),所以我已經沒有了問問題的mood了,不過,我卻控制住自己的呼吸,以及令自己的腳步超級超級輕,輕到無聲。我控制自己的速度,不疾不徐,注意好自己的呼吸。我頓時有另一種感覺,覺得對自己的身體了解更深,亦提算了五感的敏銳度。

  行了一段小路,大家又聚在一起,這是一個靜心時間,在大家都看得見大家的距離,我地分開獨自坐,想想剛才的夜行。之後我地去了山腳的燒烤場,今次辛苦貝殼同大地起了一個火,讓大家進入狀態。由於小草要趕船入長洲,所以分享完就和島仔幾人先走了。

  大家都有不同的,深刻的分享,例如分享剛才問大自然「自己應唔應該轉工」或「如何可以令自己走出悲傷」。但當時我一邊聽,一邊在想「勇者不懼,智者不惑,仁者不憂,行者不悔」,這十分有意境。

  由於時間關係,分享去到十點半,然後大家就起行下山。幸運的是,我們在下山時看到螢火蟲❗

  最後,行到落山腳已經十一點四,感恩有陸爸爸接我。

大地行者 5月8 日 探洞~蝙蝠傳奇 @ 城門水塘 1630

  今天由小烏龜帶領,她又是一位有故事的人。初次見面,但帶得好好。

  先黎一個介紹,我地今之去的地方就是城門水塘的碉堡。而我地係摸黑無開燈咁入去的。

  今天我邀請了女友「蘋果」一齊參與,因為這是一個十分難得的體驗,加上整個五月有很多日子都是大地行者活動。我地四點半準時到石蔭邨集合,但可能因為交通不方便,大家都遲到,正好!反正就是要等天黑😂

  大約五點,終於齊人,小烏龜帶我地玩熱身遊戲 ,包括自然大風吹同貓頭鷹烏鴉,猶記得玩貓頭鷹烏鴉時,我是烏鴉組,而女友是貓頭鷹組,小烏龜問「蝙蝠是唯一識飛的哺乳類」,這明明是正確的,應該貓頭鷹捉烏鴉,但我地烏鴉組卻以為自己是對的,於是就出現烏鴉捉貓頭鷹的情況😂而女友在逃走的過程中,像一隻飛鼠般仆街了😅雪雁都係。

我見此情況,立即去照顧她,從銀包拎出膠布,可惜她用不著。最後消毒了便繼續活動。

最後武士😎

大概去到六點半,我地開始上山,等埋空氣,佢黎緊。同時最重要的是等天黑。

我地一路嘻嘻哈哈行上山,甫上山去到一個人跡不多的路上,小烏龜將大家叫停,要求我地唔出聲,靜心聆聽,聽聽有咩聲音。我聽到蟬聲聽到樹吹過的聲,聽到鳥聲。我地由天光聽到天黑。

之後我地順住山路行,越上夜色越黑。感恩之前受到雲霧影響,我去鴨寮街買左一個望遠鏡,今天有用了!


  然後我地去了一個空地平台,玩自然跳舞,圍圈手拖手,如果有祝福就掐一掐對方的手,大家靜靜地感受,很有共鳴。
之後我地上碉堡,摸黒行。我地一行入碉堡,大家好自然咁開燈。然而,小烏龜卻要求我地熄晒所有燈,然後由上而下咁行落去,甫熄燈,立即伸手不見五指,儘管有得講野,知到有人係我前後,但視線為零,其他感覺自然變得敏銳,很奇妙。濛濛朧朧,不清不楚,不用眼睛,眼以外的五感真的完全打開了

  終於行到落樓下,真的看見蝙蝠!!!🦇

之後又沿路摸黑上地道行返上炮台,我地係碉堡頂食情意晚餐,其實都係一D生果only😂 。
由於島仔日光羚月冬菇仔早走。我地先聽佢分享是日感想,再一齊影張大合照。

  接著其他人去行第二,三條地道。然後直接落山腳公廁燒烤場debriefing,小烏龜打算帶「日落西山」,但無人識玩,原來係「出前一丁」,但都係無人識玩😂所以就傳統地人人輪住分享。

  總結而言,雖然每個行者活動都關於大自然連結,但晚上連結的體驗和早上的連結很不一樣。今次是一個很難得很值得的體驗,很感恩製造了是次回憶。

  跋:

小烏龜係一個很有人生經歷的奇人,同海鳥不相百仲。由於工作關係,又住樓下,佢已經行過今日條山路過千次。又一次,佢同個女去尼泊爾,竟然行左去深山仲遇到得道高人。她的經歷和故事,令她的人生多了色彩。亦因此,我都要令自己的人生添上不同的色彩,變得精采。

無力感

  我既人生,充滿著無力感。

  小時候,天真的我不太明白事理,所以沒有比較沒有傷害,無力感算是比較少了,但從去了同學家後再看到自己的家,都會隱隱明白自己的貧窮,但不以為已。

  到了升中時,無力感開始加大,不單只沒有選擇中學的權利(猶記得小六派位果日,好似比副校捉左埋一邊,問我這樣的成績,真的不用讀E間中學,當時我唯唯諾諾不太明白),而且更投身入一個微型社會內,種種人事都令人快速成長,伴隨著的,是一段段難忘的回憶,有的是開心的,但有更多是痛苦的。或許,正是痛苦,才能將人強制抽進舒適區,被迫進化。我總認為,若不是有這麼多的磨練,我是不會有這種思想的。儘管,此刻的無力感還只是關於自身的無力感而已。

  有幸升上大學,開始明白世界很大,在赤航的生活跳進大學的生活其實像以前在舊金山的中國難民—甚麼都唔知,但被迫去知。說一單有趣尷尬記一世的事,記得當年未正式開學時,八月會有一些Ocamp作迎新用,我在午餐時,在手機看到中大的紫色Logo,我問了問隔離的同學這是那一間大學,記得她們似笑非笑地答我,我當刻明白到,我這個沒有想過進大學的人,原來唔知道好多人眼中的common sense,畢竟,這是一個想升讀的三大的Logo。加上我甫Year 1,連moodle都未識用時就遇上了14佔中,這時的我已不是中學生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成年人,我在這場運動裡做不了幾多,但我觀察了很多,獲益良多。在大學的時候,尤其是讀五年的課程,我多了很多時間去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從Year 1的上莊social,Year 2 的單車流浪,Year 3 的exchange 實習,Year 4 的知性哲學,Year 5的裝備自己,我已經由一個認不出中大校徽的「中國難民」變成了略懂世界的「舊金山華僑」,正正因為明白世界之大,才知道自己的渺少,而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無力感。 

  到出了社會工作時,剛接到offer 時,才明白到原來自己的package原來唔差,感到自信。但同時,遇上了19年的y反送中運動,此時的我,同時面對著不同的人和事,各種價值觀湧在我的腦裏,而這些價值觀是矛盾對立的,差少少就精神分裂。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無論是在那一邊,都有股身在其中但又無法影響事情去向的無力感。然後,當20年三月我出事時(說來諷刺,當日我是拍拖才出門,身上甚麼都沒有,卻出事了),我深深明白自己的渺少,到頭來我甚麼都做不了,如果我有信教,或許這是上天的考驗,但是我沒有信仰,一直以來都是信自己,無論是中學、大學、以及工作,我都儘力做到最好,現在的感覺就像飛行棋的棋子返回起點重新起飛,總之感覺很累。

  無力感,是一種最容易令人放棄的感覺,我明白好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感覺,無論地位高低財富多寡,只要人有追求,就會有不足,就會有無力感。很多時,被動的無力感是最痛苦的,自過去一年有多,我一直處於被動的狀態,有著一種想時間快過又不快過的感覺,無間斷的精神困擾使我腦內充斥著大量沒有答案的問題,我不斷搵新東西嘗試,抱著一種Gap Year 的心態,有時甚至在想,如果當初一畢業就去了Gap Year ,或者會有不同,不過沒有如果。

  最後,我寄語將來的自己,無力感係一定會有,不能克服亦不能避免,但絕不能浪費光陰守株待兔,You only live ONCE.。(附上今日在田裡看見的夕陽,今天很累,但有活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