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5 月

大地行者 5月28 日 課程回顧、感受經驗整理及總結 @ 兆基書院 1900

  今日是最後一堂大地行者課堂了,下次就係畢業日🤗。主要圍住三個部份:「回顧」、「總結」和「前膽」。

「回顧」

先玩熱身遊戲「記憶大風吹」,很好玩和有效,廿幾個人,每人講起碼一次,已經draw 晒大家既回憶出黎!剛剛好我係最後一個輸,要企出黎。然後就順利成章去播片。

「總結」

去到總結,幾人分組,最好是春夏秋冬各一人咁分組,輪流分享這個大地行者對自己的影響和改變。

我在notebook 上寫上:

人與人的相遇,真的很微妙

究竟,是什麼因緣,將我們聚在一起?

我相信

眼下的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

感恩,領悟了

感受自然、活在當下、隨遇而安

我同泥土、燭光、幸運茄子同組,每位既分享都很真誠,我留意到幸運茄子正在準備Logbook,所以看到她畫的佛很美,故想分享。

  最後,昊天分享了他的總結,是一幅畫的初稿,下面是最後版本。大意就是中間的人是自己,周圍的是身邊和自己有共鳴的人,而再外圍就是樹,即大自然,而最外圍則是宇宙。整個意境很宏觀很大。

最後,清水老師分享了「回顧」「感受」「讚賞」「檢建」「其他」五步曲,供我們參考。

「前膽」

最後一部份是有關將來的,凡與將來有關的都是前膽!

最近的將來,一定是指626的畢業禮

然後就是暑假自然協會的幫手

還有進階行者班的參加

加上將來和大陸種子行者的交流

以上種種都是前膽,為大家留一個空間,製造一個緣份

跋:

說來真是經典,本來我在五月頭已收到邀請幫手剪片,本身以為係for 六月尾既畢業禮。點知突然三日前(星期二)我收到通知今日要播片,五月尾我本身已經好多野上身😅臨時有order,唯有硬住頭皮做,很感恩小恆星幫手搵相搵片搵背景音樂,雖然最後段片唔算完美,但如果以兩晚(三、四晚)既時間,計埋我要消化全部既raw material,我又覺得not bad😎

大地行者 5月23 日 天地心意合一~~生態農耕與一堆肥 @ 南涌 1000

  今日九點醒,九點五十分到南涌士多,一泊車就見到空氣,因未食早餐,而很多人又未到,所以食個豆腐花早餐先,隔離客人仲問我好唔好食😂

  食完,仍有很多人未到,我先去會合,看見空氣正在和晨運客傾得好投契,原來因為空氣早到,看到晨運客正在耍功夫,可能因為空氣自己都上過武當山,這才打開了話匣子。晨運客剛才耍的是太祖武術。

,正當我想過去一齊傾時,原來有一班同學已經坐小巴入左去,思前想後,於是我也決定揸車入去。

  直接泊係南涌的活耕養地協會。

  見到珊瑚老師,我地先做一陣平甩功,然後開始上堂,一開始先比我地去摸唔同既泥土。感受一下那一種是新泥,那一種是舊的。

  然後開始理論課,主要都係講講堆肥既bio,堆肥可分成兩大類,分別是好氧堆肥同埋厭氧堆肥,我地今日做既將會是好氧堆肥。又為大家分析肥的指標,包括最基本的水分,碳氮比,還有溫度、PH值、空氣、同埋體積。

   大約十二點四,接下來,為大家分組,執材料,分別是碳,氮,草,我地組係執碳,所以我地負責收集樹枝,留待下午埋肥用。收集完樹枝,大約一點,茄子幫我把脈,話我好大壓力,個心要好用力呼吸。看來我要多注意注意了。

  然後進行午餐,我帶來的西瓜好賣得,未開飯已經比人清左一半🤣當大家食飯時,我幫流水整手機,裝line, payme, Google play , 快帆,turbo YouTube,但係始終華為機,無辦法處理到被封殺的問題。

  之後我地去了堆肥區,看到三星期前前人所做的堆肥,正在發酵所以有溫度,暖暖的(40度)。

  之後事不宜遲,我地即刻去進行我地的堆肥。首先要記住肥只係一堆比例的混合物,碳,豆渣,氮,草(半碳氮),碳,豆渣,氮,草(半碳氮),不斷按這個循環一層一層地鋪上去。

  首先,鋪上第一層,位置範圍要選好,因為之後就係按這形狀去堆肥。

  之後,加上豆渣。

  之後,加上氮,即水浮蓮的根。

  之後,加雜草,因為這一刻它是氮,但當它乾晒分解時,又會變成碳,所以屬於半碳氮。

  之後又再重覆,加上新的碳(樹枝),不斷循環,越堆越高🤩。

  

然後到了差不多成型後,我們便可以將帶來的廚餘作為氮而倒入去。

每人手執一些栗米籽,倒入去。

當不再加材料後,踩平佢同埋淋水。

最後封印佢,等佢內部發酵,化成肥🤗。

勞動過後賞茶,真是一絕😎

  緊接著,由珊瑚老師帶debriefing,讓我們寫出今天的感想和交出一句代表今天的揮春。

  聆聽完大家的分享後,我感到在大自然裡真的很舒服,而且理解到堆肥這種生生不息的學問後,更覺得大自然很神奇。

  之後我們要互抽四字揮春帶回家,我抽到了生生不息,而我寫的「隨遇而安」側被流水抽走了,她更分享初時看上去與今天的主題怪怪的,但係轉眼間又覺得很有感覺,很有隨遇而安的感覺😂

跋:

最後還有人分享了利用寶特瓶做堆肥的教學😍

獄中旅行

  我去過不少的地方旅行,當然有更多的地方未去過,畢竟世界很大😂。曾想過買下一張世界地圖,記錄我去過的地方,可惜家裡無位擺放🤣

  印象中,很小的時候跟媽媽去過一次泰國曼谷旅行(甚麼都不記得,只記得自己回港後在機鐵遺失了係泰國7-11買的超人糖),然後去到中學參加帆船校隊出國比賽的星加波、日本、澳洲、馬來西亞、青島、英國、西班牙。由於家境貧窮,所以我在中學時期的自信源自於去了這麼「多」的地方,直至升上大學,我十分感恩我的媽媽有理財的習慣,儘管沒有供首期的「父幹」,卻有著一筆五位數的錢供我任性地選擇去exchange,加上我的兼職收入和獎學金,我發覺五年的大學生活也去了不少地方,由大一的越南柬埔寨,大三的北歐十二國(英法義德比利時荷蘭愛沙尼亞加北歐五國)和sem 2 的布吉,大四的北京贊比亞、大五的印度烏克蘭西藏和澳門。我有種詭異的感覺,起初,我去了幾個地方,便以為自己知很多,會不經易地流露出自己的自信和優越感,但是,當我去的地方越多,越發覺得世界很大自己很渺小,看清自己的不足,過往的自信反而越來越少,讓我感到「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就算不計一些中小學已忘記地方名的國內「文化之旅」,我仍算得上是「見過世面」。我曾想過,大學畢業後去working holiday,或者去做空少,目的就是去更多的地方,可是,儘管心是嚮往環遊世界,但終究要面對現實,留在香港「搵食」,畢竟老師薪高糧準嘛。
  後來,有一次讀到好青年塗毒室的一個有關旅行的講座,我開始有點體會,其實去未去過既地方,已經可以算是旅行,去過而又想去多次的地方,又可以算是旅行,只要心態調節,甚麼地方,都可以是旅行。以前中學經常有機會深入山中,遊歷山野,當時只覺辛苦,現在回想起,有一班人陪你去一個山旮旯地方,其實難得,要珍惜。 大學時期,為了學做一位文青,了解香港,有幸參與過赤柱大埔香港仔的社區導賞,亦曾為大館和警隊博物館的導賞員,不單只見識上的「闊」提升了,知識上的「深」更為難得,最重要的是認識了很多人和事,得到很多故事。

  當日常的生活可以轉化成旅行的心境,便能夠帶著旅行的眼睛去望事情,甚至在家中都能像去旅行般。今天上了法庭,心裡有個大概,知道最壞打算是如何,本來幾個月的心靈訓練想不到竟如此脆弱,一直以為自己很堅強,很隨遇而安,想不到當在庭上幻想著自己將要入獄的畫面,發覺是很難「隨遇而安」的😂我和Mani傾起,早幾日睇的「尋找圖博之歌」,講起我地當時去西藏並不能遇上真正的西藏人,其實不太算是「去過」西藏,但仍感恩有去過西藏同睇過這影片,是小確幸,順住講落去,我很感恩在疫症前去了這麼多的地方,有些事情,現在不做,將來無機會做,就算現在我有錢,也不能飛,就算飛了,也不能盡興。最後我說,如果夠樂觀,其實去監獄只是去了一場旅行,畢竟,並不是那麼多的人去過,對嗎?

  旅行,只是一種逃離現在,但終究會回來的活動。這樣說的話,我很可能將要去一場不知幾耐才可回家的旅行(美其名是旅行😉)。我不知道將來會變成甚麼,但我只知道,我所經歷的,都能使我成長。

大地行者 5月15 日 黑夜自然靜修體驗 @ 沙田坳 1630

  經過上星期的「教訓 」,我知道今次又有人遲到的,所以時間也預鬆了,在家睇完了《追尋圖博之歌(Tibet in Song)》,很沉重。之後四點四出門搭鐵,四點八到黃大仙集合,和日光說了聲生日快樂,很開心有人同自己同一日生日,一齊活動,感覺很奇妙😆。五點二上小巴,五點四到法藏寺。

  今次係清水老師帶領,上星期小烏龜叫大家不出聲,今次調轉,清水叫大家陣間上山時找三個人傾計,但只準問一條問題。出到山後會分享。我搵了空氣,星塵同流水,空氣分享了佢成個大地行者中最深刻係拜年營。星塵分享了佢對人生的價值觀,而流水則分享佢做老師時的經歷(佢想搵我幫手帶六月既簡樸日營,可惜時間並不站在我這邊😂)。

  六點半上山獅子亭,上到獅子亭,大家小休一會。

  之後我地行去郊遊徑的草地,分享三條問題,而且玩遊戲「蝙蝠與蛾」,大家都很投入,其實心裡都是小朋友😆。

  夜已黑,有很多的馬騮,亦有不同的生物,例如蟬同蟾蜍。

  之後天開始黑,而浮雲師兄此時也出現了。更捉了一隻蟾蜍,放生了牠。

  浮雲亦同時指示大家,這裡是馬騮的家,我們是客人,不要打擾牠們。

  之後我地行到去一個大草地,是今天夜行的起點。我們先在這裡晚餐,要獨食不交談,同黑夜溝通。

  之後我地玩了信任遊戲,兩人一組,除鞋,一人閉眼,而另一人扶住帶他探險,然後交換。我同竹林一組,行了一些奇怪的路,比如落了樓梯,又上了馬路。之後再玩進階版,一人閉眼,而另一人用聲音帶他探險,聲音仲要係自己自然名既聲音,我同竹林利用聲音的頻率高低快慢,讓對方較易知道幾時要be caution。

  遊戲完結後,便是今晚的重頭戲—「夜晚獨行」。我們排成一條直線,順住逐個逐個行步道落山,每次相隔大約一分鐘,直至完全看不見前面的人才下山,要求就是不要出聲,嘗試去同黑夜對話,問一個問題。

  我掛尾二,島仔排最後,所以我地係草地上有充分的時間,有些人躺在草地靜思,有些人在排隊等待,而我則負責拍照,讓我知道我們的地址是在沙田坳燒烤區二號場。

  在等下山的過程,我嘗試感受浮雲當年的感受,他當時正在迷失的時候報讀大地行者(想想我也是呢😅),之後佢就係今日這個夜行活動中與自己對話,找到了方向想開NGO,而他當時想問清水老師,清水老師未等他開口已經答知道了,讓他更肯定自己的方向,至今成為了遊沐的創辦人。至於我,可能時間未到,我仲未有自己的方向,而且我不知道自己會何去何從,我連自己這一年會遇到甚麼事都未知😂試問如何去同大自然對話,連自己的潛意識都答不到自己,可能我遇到的難題連大自然都答不到。

  終於到我下山了,走不夠20秒鐘,我已經見到了前面的人,仲要兩位😂加上月光充足,黑夜獨行之感其實不大。可能是因為我前面兩位的年紀稍大,而我又行得快,加上周遭的樹已被修剪(浮雲話佢以前黎時,樹高到可以遮住月光的,跟現在有分別),所以我已經沒有了問問題的mood了,不過,我卻控制住自己的呼吸,以及令自己的腳步超級超級輕,輕到無聲。我控制自己的速度,不疾不徐,注意好自己的呼吸。我頓時有另一種感覺,覺得對自己的身體了解更深,亦提算了五感的敏銳度。

  行了一段小路,大家又聚在一起,這是一個靜心時間,在大家都看得見大家的距離,我地分開獨自坐,想想剛才的夜行。之後我地去了山腳的燒烤場,今次辛苦貝殼同大地起了一個火,讓大家進入狀態。由於小草要趕船入長洲,所以分享完就和島仔幾人先走了。

  大家都有不同的,深刻的分享,例如分享剛才問大自然「自己應唔應該轉工」或「如何可以令自己走出悲傷」。但當時我一邊聽,一邊在想「勇者不懼,智者不惑,仁者不憂,行者不悔」,這十分有意境。

  由於時間關係,分享去到十點半,然後大家就起行下山。幸運的是,我們在下山時看到螢火蟲❗

  最後,行到落山腳已經十一點四,感恩有陸爸爸接我。

大地行者 5月8 日 探洞~蝙蝠傳奇 @ 城門水塘 1630

  今天由小烏龜帶領,她又是一位有故事的人。初次見面,但帶得好好。

  先黎一個介紹,我地今之去的地方就是城門水塘的碉堡。而我地係摸黑無開燈咁入去的。

  今天我邀請了女友「蘋果」一齊參與,因為這是一個十分難得的體驗,加上整個五月有很多日子都是大地行者活動。我地四點半準時到石蔭邨集合,但可能因為交通不方便,大家都遲到,正好!反正就是要等天黑😂

  大約五點,終於齊人,小烏龜帶我地玩熱身遊戲 ,包括自然大風吹同貓頭鷹烏鴉,猶記得玩貓頭鷹烏鴉時,我是烏鴉組,而女友是貓頭鷹組,小烏龜問「蝙蝠是唯一識飛的哺乳類」,這明明是正確的,應該貓頭鷹捉烏鴉,但我地烏鴉組卻以為自己是對的,於是就出現烏鴉捉貓頭鷹的情況😂而女友在逃走的過程中,像一隻飛鼠般仆街了😅雪雁都係。

我見此情況,立即去照顧她,從銀包拎出膠布,可惜她用不著。最後消毒了便繼續活動。

最後武士😎

大概去到六點半,我地開始上山,等埋空氣,佢黎緊。同時最重要的是等天黑。

我地一路嘻嘻哈哈行上山,甫上山去到一個人跡不多的路上,小烏龜將大家叫停,要求我地唔出聲,靜心聆聽,聽聽有咩聲音。我聽到蟬聲聽到樹吹過的聲,聽到鳥聲。我地由天光聽到天黑。

之後我地順住山路行,越上夜色越黑。感恩之前受到雲霧影響,我去鴨寮街買左一個望遠鏡,今天有用了!


  然後我地去了一個空地平台,玩自然跳舞,圍圈手拖手,如果有祝福就掐一掐對方的手,大家靜靜地感受,很有共鳴。
之後我地上碉堡,摸黒行。我地一行入碉堡,大家好自然咁開燈。然而,小烏龜卻要求我地熄晒所有燈,然後由上而下咁行落去,甫熄燈,立即伸手不見五指,儘管有得講野,知到有人係我前後,但視線為零,其他感覺自然變得敏銳,很奇妙。濛濛朧朧,不清不楚,不用眼睛,眼以外的五感真的完全打開了

  終於行到落樓下,真的看見蝙蝠!!!🦇

之後又沿路摸黑上地道行返上炮台,我地係碉堡頂食情意晚餐,其實都係一D生果only😂 。
由於島仔日光羚月冬菇仔早走。我地先聽佢分享是日感想,再一齊影張大合照。

  接著其他人去行第二,三條地道。然後直接落山腳公廁燒烤場debriefing,小烏龜打算帶「日落西山」,但無人識玩,原來係「出前一丁」,但都係無人識玩😂所以就傳統地人人輪住分享。

  總結而言,雖然每個行者活動都關於大自然連結,但晚上連結的體驗和早上的連結很不一樣。今次是一個很難得很值得的體驗,很感恩製造了是次回憶。

  跋:

小烏龜係一個很有人生經歷的奇人,同海鳥不相百仲。由於工作關係,又住樓下,佢已經行過今日條山路過千次。又一次,佢同個女去尼泊爾,竟然行左去深山仲遇到得道高人。她的經歷和故事,令她的人生多了色彩。亦因此,我都要令自己的人生添上不同的色彩,變得精采。

無力感

  我既人生,充滿著無力感。

  小時候,天真的我不太明白事理,所以沒有比較沒有傷害,無力感算是比較少了,但從去了同學家後再看到自己的家,都會隱隱明白自己的貧窮,但不以為已。

  到了升中時,無力感開始加大,不單只沒有選擇中學的權利(猶記得小六派位果日,好似比副校捉左埋一邊,問我這樣的成績,真的不用讀E間中學,當時我唯唯諾諾不太明白),而且更投身入一個微型社會內,種種人事都令人快速成長,伴隨著的,是一段段難忘的回憶,有的是開心的,但有更多是痛苦的。或許,正是痛苦,才能將人強制抽進舒適區,被迫進化。我總認為,若不是有這麼多的磨練,我是不會有這種思想的。儘管,此刻的無力感還只是關於自身的無力感而已。

  有幸升上大學,開始明白世界很大,在赤航的生活跳進大學的生活其實像以前在舊金山的中國難民—甚麼都唔知,但被迫去知。說一單有趣尷尬記一世的事,記得當年未正式開學時,八月會有一些Ocamp作迎新用,我在午餐時,在手機看到中大的紫色Logo,我問了問隔離的同學這是那一間大學,記得她們似笑非笑地答我,我當刻明白到,我這個沒有想過進大學的人,原來唔知道好多人眼中的common sense,畢竟,這是一個想升讀的三大的Logo。加上我甫Year 1,連moodle都未識用時就遇上了14佔中,這時的我已不是中學生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成年人,我在這場運動裡做不了幾多,但我觀察了很多,獲益良多。在大學的時候,尤其是讀五年的課程,我多了很多時間去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從Year 1的上莊social,Year 2 的單車流浪,Year 3 的exchange 實習,Year 4 的知性哲學,Year 5的裝備自己,我已經由一個認不出中大校徽的「中國難民」變成了略懂世界的「舊金山華僑」,正正因為明白世界之大,才知道自己的渺少,而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無力感。 

  到出了社會工作時,剛接到offer 時,才明白到原來自己的package原來唔差,感到自信。但同時,遇上了19年的y反送中運動,此時的我,同時面對著不同的人和事,各種價值觀湧在我的腦裏,而這些價值觀是矛盾對立的,差少少就精神分裂。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無論是在那一邊,都有股身在其中但又無法影響事情去向的無力感。然後,當20年三月我出事時(說來諷刺,當日我是拍拖才出門,身上甚麼都沒有,卻出事了),我深深明白自己的渺少,到頭來我甚麼都做不了,如果我有信教,或許這是上天的考驗,但是我沒有信仰,一直以來都是信自己,無論是中學、大學、以及工作,我都儘力做到最好,現在的感覺就像飛行棋的棋子返回起點重新起飛,總之感覺很累。

  無力感,是一種最容易令人放棄的感覺,我明白好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感覺,無論地位高低財富多寡,只要人有追求,就會有不足,就會有無力感。很多時,被動的無力感是最痛苦的,自過去一年有多,我一直處於被動的狀態,有著一種想時間快過又不快過的感覺,無間斷的精神困擾使我腦內充斥著大量沒有答案的問題,我不斷搵新東西嘗試,抱著一種Gap Year 的心態,有時甚至在想,如果當初一畢業就去了Gap Year ,或者會有不同,不過沒有如果。

  最後,我寄語將來的自己,無力感係一定會有,不能克服亦不能避免,但絕不能浪費光陰守株待兔,You only live ONCE.。(附上今日在田裡看見的夕陽,今天很累,但有活著的感覺)

微笑健身法

  話說,我自1月25號後,為自己訂下了一個訓練,每天做50下掌上壓,這不算多,但初期我竟然吃力。我發覺原來意志力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有時為自己訂下了一些目標,我會懷疑我的潛意識其實是抗拒的,所以我會不斷找理由去逃避,但當你持續地進行,便會發覺其實也不太難,只是懶,提不起勁,而重點是「為什麼提不起勁?」,我認為是因為人的精神狀態不好。 很多時,如果我是在順境之中,我便會較容易實踐自己訂下的目標,進步亦會較快,反之,當我是逆境時,我會容易疲倦,然後便想睡覺,畢竟,睡覺是令時間快過的良藥,而所謂目標,亦會拖延到之後不知何時。

  有一日,我帶埋Mani 去了野人農場,佢有瑜伽班,連同其他十餘人,我地在早上十點做了一個很陽光的野外露天瑜珈,動作簡單,無壓力,是一個精神的早上。印象最深刻的是,瑜伽老師在最後,要求我們做掌上壓,無限制次數,盡最大能力做,但唯一要求是需要保持微笑,眉頭不可皺緊,我覺得這招很work ,如且命名為微笑健身法。

  每當我在家中做掌上壓時,我先爆二三十下,然後運用微笑健身法,結果便能無中生有地做多幾下,相比以前那種訂立目標法(做多5下/10下完),我覺得微笑健身法更像人生道理。很多時,當我們遇到困難,或想放棄時,與其花心思精神去計算自己應該做到某個位就停,其實只需保持微笑,便有多餘力量「做多幾下」,亦是極限的訓練。以每天做50下掌上壓為例,我初時做二十下已經好攰,再用微笑健身法做多幾下,最後重複一次便夠五十下了,到了後來,慢慢地進步,連續三十下、四十下,甚至五十下都已經面不改容,這正是我為自己訂立的小挑戰。固中最寶貴的轉變,隨了肌肉外,仍然是心態上的轉變,有時回到家已經凌晨,但仍然抱持理念,為的,其實只是「個一啖氣」,這度「氣」是甚麼,我說不清,但我可以肯定這度「氣」只有在你是逆境時才會有的,很多人就是因為有「這一啖氣」,才會咬緊牙關活好,所以我又有甚麼資格懶惰呢?每當我想放棄時,微笑健身法便幫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