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1 年 1 月 24 日

大地行者 1月24 日 流水學習法體驗旅程 @ 鹽田梓 0945

  今日九點半入到西貢,買了廿蚊桔,廿蚊陳福榮,九點九碼頭集合,坐船去鹽田梓。甫上船,鹽田仔碼頭既風笛被圍了,看來是因為防疫需要。

  上到簡樸居,上上面草地,今天的主題是流水學習法,四個階段:

  1. 「喚醒熱忱」
  2. 「集中注意力」
  3. 「直接體驗」
  4. 「分享啟示」

  我地玩了幾個遊戲,仔細體驗一下四個階段。

  由於我地人太多,分成了兩組,我果組一開始跟流水玩,扮動物方舟,我仲記得我扮錯動物,我抽到蜥蝪,但卻扮成了豬,因為我見大家扮豬既都係蹲係地下🤣。Anyway 最後係一個for fun 遊戲。

  之後我地去了平台,玩了扮樹遊戲,有人扮樹根,有人扮樹心,有人扮xylem 木質部,有人扮樹皮,最後有人扮天敵雀仔,每人各司其職角式扮演,大家都很投入。

  之後我地直接係平台上午餐😋仲記得天鳥表演了一個「橙魔術」,佢叫大家估該橙打開橙皮後有幾多舊果肉,然後引起人人估一個數,點知最後天鳥自己都估錯😂講一句「魔術失敗」就了事。可是,他這個魔術卻成功draw 大家attention,所以我覺得今次魔術都幾成功。

  食完午餐,我地去了草地,兩人一組玩了搵樹遊戲,一人蒙眼,另一人帶佢去感受。我地去了鹽田仔舊碼頭,唱歌《Birds of the air》。值得一記的是島仔觸景傷情,這是一個對他很有回憶的地方,畢竟他剛離開了outward bound,而他在鹽田仔帶班的經驗應該不下數十次,加上兩位夥伴麻雀同海風都係到,所以這些都是一些十分珍貴的回憶!

跋:

回應主題,附上自然協會的《流水學習法》簡介

《流水學習法》《Flow learningTM》是美國自然教育家約瑟夫、柯內爾(Joseph Cornell)在領導戶外教學多年後,所歸納創作的一套戶外教育﹑體驗設計理論,我們使用多年,不單用於一天或數天戶外自然體驗活動,亦曾建議老師運用於室內教育當中,一樣有很好的效果。

整個學習法分四個步驟,在每個步驟安排合乎該步驟性質之活動

  • 第一階段:喚醒熱忱
  • 第二階段:集中注意力
  • 第三階段:直接體驗
  • 第四階段:分享啟示

第一階段:喚醒熱忱

學習興趣有賴熱忱,自然體驗旅程開端,人與人或人與自然之間總常是庸庸懶懶的游離狀態,人與人之間的熱忱要喚醒之外,人與自然間的熱忱也該要喚醒,如何把彼此的注意力都集中回來,又如何把彼此的興趣關懷都聚焦凝聚,為整個體驗旅程作一好的開始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第一階段的活動,多是比較活潑﹑熱鬧又易激起人們熱忱的為佳。

第二階段:集中注意力

第一階段的喚醒熱忱被喚醒後,團體中各人均對彼此有初步認識,增強了團體的凝聚力及各人對活動的興趣後,便可進入集中注意力階段,學習接收需要專心,此階段便嘗試讓參加者進入較專注寧靜的氣氛中去,例如使用不同的知覺遊戲,讓身體的不同感官帶領人們從熱忱進入精神的另一層次中。

第三階段:直接體驗

直接體驗是四個階段中,人與自然最緊密溝通的部份。與集中力不同是,這部份的活動讓大家直接與自然交流的力量更強。經過集中注意力部分,人的感官漸次開放,心靈頻度越加敏銳,我們可以在這階段,體驗自我的內在與自然的精神相連結。
整個體驗部分都該是充滿祥和喜悅的。

第四階段:分享啟示

分享啟示部分可安排成員彼此的分享時間,又或是帶領者的深入分享。此時該氣氛進入深刻恬靜中的澎湃喜樂裡去。團體成員之間,因共同經歷了不同自然活動,個別又有不同的體驗經歷,此時如果都把彼此在自然中所感受得著的都分享交流,則彼此經驗不單可相互啟發,整個旅程亦可畫上完美句號。
主持人亦可把握此時各人皆可在更喜悅﹑安祥﹑自在開發狀態下,分享想傳達的訊息,分享方法,可以是說故事(各自然保育家﹑哲人﹑或身邊愛自然的奇人奇事等)﹑頌詩﹑唱歌,人的善良本質在此刻更清晰的呈現,學習﹑吸收能力便更佳。